脱贫攻坚战让纯农业小镇华丽转身
——贵州习水县大坡镇倾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丹霞人家----白云深处的大坡镇一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靠的是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干。贫困地区要激发走出贫困的志向和内生动力,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凝聚起打赢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
贵州省习水县自加压力,把2017年作为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最后一年。而大坡镇作为全县脱贫任务最重的乡镇,将如何打赢这场硬仗呢?近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镇举全镇之力,展开四季攻势,紧紧抓住精准识别、设施建设、产业增收、易地搬迁、教育医疗扶贫的关键,扎实有效开展工作。
县委书记向承强在大坡镇扶贫调研过程中,看到老百姓的生活蒸蒸日上,于是高兴地和村民们把酒言欢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记者了解到,习水县是贵州省脱贫攻坚主战场,而大坡镇是习水县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基础设施欠账最大、产业结构单一的镇。2014年8月11日,该镇遭遇到了罕见洪灾,全镇水、电、路、讯、房基础设施遭到破坏严重,人民财产损失严重,使原本就不富裕的大坡镇人民雪上加霜。
针对这一情况和新一轮的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大坡镇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积极谋划,结合实际开展工作。
(一)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上下功夫。全镇召开群众会300多场次,在贫困户申请的基础上,村民充分讨论,公示,严格按程序评定,精准识别使得更公正。
(二)加快人居环境改造、实施生态移民搬迁扶贫。按照贫困户自愿的原则实施生态移民百千扶贫,2015年搬迁160户628人,2016年搬迁14户65人,2017年搬迁900余人。实施危改1300余户,使农村居民住上了安全房。实施“五通三改三治一化”工程,使940户贫困户居住环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1、安全人饮方面。实施集中人饮工程130处,解决2027人安全饮水,建设完成小水窖152口解决933人安全用水。2、电力基础设施方面。完成木电杆改造24根,新增变压器6台。3、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境内新建高速公路14.2公里,新修8.5米宽旅游公路15公里,通村公路加护46.3公里,完成小康路硬化造120公里。目前已实现贫困村村通客运。4、电讯基础设施方面。网络通讯、宽带实现全镇全覆盖,调频广播11个村(居)正在建设中,贫困户户户通卫星电视。
(四)特惠贷。2016 、2017两年共发放特惠贷704户3167.5万元,贷款贫困户年收益300多万元。。
(五)教育扶贫。扶贫先扶智。自开展教育扶贫以来,包括帮助寒门学子完成学业、为想学技术的贫困户送致富资料、开办技术培训等,已完成教育扶贫人数294人,发放教育扶助资金87万元。
(六)产业和就业。1、产业和就业方面。投资800万元发展完成集体经济7个,带动贫困户278户。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286户,政府发放补助资金120万元,贫困户产业扶持566户发放资金145万。2、“6+6”产业方面。完成种植红粮1000亩,红稗500亩,蔬菜5000亩,西瓜500亩,杨梅10000亩,生态鸭5万羽,养牛大户15户2300多头,稻田养鱼300亩,生猪家庭农场8户6000多头。
数据是枯燥的,但却是能够说明工作的主要因素。
县长陈钊在大坡镇扶贫调研过程中,参加村民们的长桌宴,看到丰衣足食的老百性,他高兴地讲了起来
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回群众的幸福指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坡镇已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务求全胜的攻坚战来打,把每一项指标量化到月,具体到村、到户、到人,打好每一天的歼灭战,用每一天歼灭战来保证脱贫攻坚战的全胜。
绘好“一张作战图”。以村居为单位,绘制作战图,对照“六有四确保两高于”、“五有五通一低于”和“七个不能退”,建立台账,销号管理,通过半年时间,把红旗插满11个村居的每一个山头。
开辟“两个战场”。一是以镇为单位,围绕贫困村出列、贫困户脱贫打好整体战,一个不落下。二是以村为单位,围绕贫困户为堡垒,一个一个攻坚突破,打好阵地战。
做到“三箭齐发”。一是群众主力,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以村民组为单位召开群众会,宣传政策,让群众评议,发挥人民群众作为脱贫攻坚主要力量的作用。二是社会合力,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把这些力量都集中到贫困户、贫困人口身上。镇村全体干部、县挂帮单位干部认真落实帮扶责任,找准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努力把帮扶工作做好,把贫困问题解决好。三是党政推力。党委、政府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中心工作、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来推,人力、物力、财力全部押上。
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通过召开群众会,让群众评议,把贫困户致贫的原因摸清楚,做到靶向精准、发力精准。二是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全体镇村干部、县挂帮单位挂帮干部是责任主体,县挂帮单位干部挂帮的农户,与民选村干部一并挂钩挂帮,做到齐抓共管齐上手。三是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紧紧围绕“五个一批”、“十项行动”,严格落实脱贫措施,建好帮扶台账,镇扶贫办统筹涉及的相关部门和全体帮扶干部,逐村、逐户、逐人“量身定做”扶贫方案和脱贫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施产业扶贫;对需要移民搬迁的实施危房改造、翻建或易地搬迁;对因病致贫的要实施医疗就助;对因学致贫的实施教育培训支持,包括免除学杂费;对丧失劳动能力和无劳动能力的实施政策兜底。四是解决好“怎么退”的问题。按照“脱贫即出、返贫纳入”和“七个不能退”的原则,完善贫困人口进入与退出动态管理机制,确保进退有序。同时,完善好贫困人口退出“四步法”核查制度,开展进退监测评估,确保脱贫成效,要严格落实贫困人口退出的公开、监督等相关程序,出现问题,要严格问责。
坚持“四个结合”。一是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解决扶贫问题,“扶智”至关重要。实现脱贫首先必须改变贫困人口的落后思想观念,通过教育引导,让贫困群众掌握一技之长,自立自强、创新创业,自食其力、脱贫致富。二是坚持扶贫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以贯彻落实上级工作要求为契机,以产业发展推动脱贫攻坚,以项目建设拉动脱贫攻坚,通过推进项目建设,发展农业、畜牧业、林果业、特色旅游、商贸物流等产业,实现扶贫开发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三是坚持扶贫与改善农村面貌相结合。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尤其是围绕“小康六项行动”、“六有四确保两高于”、“七个不能退”,差什么补什么。四是坚持扶贫与社会稳定相结合。通过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召开的群众会,认真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矛盾纠纷,着力化解一批社会矛盾和信访突出问题,建立台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贫困群众彻底摆脱贫困和落后,实现社会持续和谐稳定。
记者前往大坡镇当天,在赶到大坡镇时已是夜幕降临,而镇领导班子还在开会研究工作;镇党政办公室负责宣传工作的小袁同志也还在村里陪习水县外宣中心的记者进行采访;已是晚上九点过钟,各办公室灯火通明,镇干部们还在加班工作;第二天是星期六,本是休息的时间,但是应约陪我们下村采访、头天晚上加班很晚才下班的镇扶贫办负责人早早就来到办公室;我们所到的各个村,村干部们都在正常上班。
“我们白天到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结对帮扶第一线,晚上回单位还有业务工作,单位成了我们的家”。一位镇干部如是说。
大坡镇党委袁仲秋书记表示,大坡镇脱贫攻坚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只有夜以继日,埋头苦干,才能从行动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对脱贫攻坚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的统一部署,打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输不起的硬仗,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大坡镇举行"画眉节"活动
脱贫攻坚,农民主动迈步奔小康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作为农村,农民是否步入小康生活是关键。
大坡镇黄河坝村现年41岁的村民杨志友告诉记者,2014年以前,他一直在外面打工,不但照顾不了家里,而且也挣不到多少钱。2014年回来后,通过特惠贷的方式筹集资金开办养殖场,开始养了20头牛,牛养大了就卖,收入比在外面打工的多得多,还能照顾到家里。现在,他的养殖场里存栏有24头,等到牛能卖时又有一笔可观的收入。他家现有5口人,通过办养殖业,不但解决了一家老小的生活,而且自己的住房也变宽了。
今年已经从贵州师范大学毕业回家的龙灯村大学生徐艳飞,是通过教育扶贫方式完成学业的。她告诉记者,正是因为自己是通过教育扶贫完成学业的,怀着感恩的心情,她希望能够进入服务大众的行业就业,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社会。
2014年前还属于贫困户的罗家坝村村民袁建波,以前自己在外面打工,后来在政府的引导下,自己出资一部分、政府补贴一部分,通过用自己的自留地和流转一部分其他村民土地种植杨梅产业,800多亩果树挂果,现在已经产生经济效益。2017年,自己还开办有农家乐,自己一家9口人(他自己、老婆、两个孩子、父母、他兄弟一家三口)的生活是有保障的。记者在他家看到,房子已经新建,那天尽管是下雨天,但他的农家乐还是有很多来采摘杨梅和消费的游客。“如果是晴天,门口的坝坝上都要摆桌子招待客人”他笑着说:“温饱已经没问题,我们还想把日子过得更好呢!”
今年47岁的大坡村村民何敬,种有8亩多的杨梅树、3亩多的板栗树,还有一些樱桃树,自己有两个孩子,大的已经大学毕业,小的还在读高中,如今自己一年有10多万元的收入,而且今年还准备开办农家乐。当记者问他是怎么想到点子时,他笑着说:“看新闻联播啊!从新闻联播中了解到国家的(富民)政策,然后自己就去做了。”他还说:“人只要不懒,还是能够有'活头'的。”
大坡镇华丽转身的背后,是从大坡乡到大坡镇的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们的带头作用
美丽而后发优势明显的纯农业镇将华丽转身
习水县大坡镇是纯农业乡镇,境内无工矿企业,主要的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无典型的经济作物,但森林履盖率和植被率高,森林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休闲避暑的好地方。
盛夏的大坡镇,满是青山绿水,郁郁葱葱。天刚蒙蒙亮,清脆的鸟鸣声此起彼伏,清新的空气吹来,让人心旷神怡。在镇政府机关街道及附近的村,新修建的钢筋混泥土民居、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面,居民家门前停放着小汽车、小货车、三轮车,街道上不时有车辆经过;居民们或在自家门前乘凉,或三五人一群聚在一起娱乐、谈笑风生,小商户们不时招呼过往人群揽生意,呈现出一派生机;距离镇政府机关较远的几个村,是成片成片的森林、枝头上是挂满果实的果树,云雾缭绕,林从间偶尔见到几户农家,已经被水泥硬化了的通村路通组路,宛如一条条小白龙在山间腾云驾雾,真是一幅“白云深处有人家”的美丽田园山水画卷。面对这样的美景,如果大诗人杜牧到此一游,会不会再写出一首《山行》诗,或是将他那首诗句作修改呢?
笔者了解到,大坡镇的杨梅口感很好,非常出名,现在由政府打造的万亩杨梅基地的杨梅已经成熟,天气好时从城里驱车前来采摘杨梅的客人络绎不绝,很是热闹;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级森林公园——飞鸽景区、全国文明村寨——罗家坝村、避暑农庄——龙灯村、画眉斗鸟节,正在修建的江习古高速公路(即重庆市江津区至贵州省习水县到四川省古蔺县)有14.2公司穿境而过,目前党委政府充分发挥气候、生态、区位等比较优势,以“生态旅游+扶贫”为模式,走农旅一体化、医养一体化的路子,以避暑休闲、生态养生为主的旅游产业正在蓬勃发展,随着高速公路的开通,打破这吸引更多客商投资开发,更多游客前来旅游度假,从而增加人民的经济收入,使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这个公示牌显示了在大坡镇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付出的努力
脱贫攻坚两年多,大坡镇这个纯农业镇已补请历史欠账,实现华丽转身,我们相信:大坡镇党委政府一定能带领4万群众脱贫致富,走上小康新的征程。(蒙永文 杨必顺)(照片由贵州习水县大坡镇提供)
中国公共新闻网责任编辑:亓淦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