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今年已向106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超15亿剂疫苗 为世界各国建立免疫屏障作出积极贡献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张驰
10月26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抗疫援助及国际发展合作情况。“今年以来,我们已经向106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15亿剂疫苗,为防控疫情、引领抗疫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署长罗照辉介绍。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起伏,世界经济复苏步履维艰,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我们不仅实现了抗疫和经济恢复‘双领先’,而且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长、涉及范围最广的紧急人道主义救援行动。”罗照辉说。
据发布会介绍,疫情开始后,我国向周边国家和地区、非洲、拉美和南太地区提供多批次抗疫援助:向周边国家和地区提供8000多万剂的疫苗援助,派出了10多批疫苗专家组,举办上千场视频交流会培训当地医护人员;向50个非洲国家和非盟提供疫苗援助,派出抗疫医疗专家组赴非洲17国,共提供了120余批检测试剂和呼吸机等抗疫物资,立项实施了近400个各类援助项目,帮助非洲国家复工复产;向拉美国家和南太平洋岛国提供了53批抗疫物资,对有关国家提供了28批疫苗。
“可以说,中国对外援助和出口的疫苗为世界各国建立了免疫屏障,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邓波清说,今年努力向全球提供20亿剂疫苗,向发展中国家再无偿捐赠1亿剂疫苗,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捐赠1亿美元。
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全球绿色发展等方面,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张茂于介绍,近8年来,我国共实施应对气变援外项目200多个。其中,减缓气变类项目大约70个,包括巴基斯坦国会大厦太阳能供电项目、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河岸绿色发展项目等。适应气变类项目大约有150个,包括应对尼泊尔洪灾、斐济飓风、莫桑比克热带气旋等。同时,组织开展了80余期气变主题研修班,培训了近2000名相关人才。“援外工作将把推动绿色发展作为重点之一,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应对气变能力。”
中国全民新闻网摘编:亓荃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