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新闻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作用研究
作者:王琨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简短的24个字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目的是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当前社会转型期,社会利益多元、社会分化显著、社会冲突加剧。“仇富”“仇官”的心态成为社会的主流心态,各种利益和观念的对立使社会各个阶层难以形成共识,社会认同降低,价值观世界也呈现出复杂态势。面对这种现实,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动力。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为实践发展提供学理支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然存在大量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有待于从认识上进一步深化。比如,如何界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西方价值观的关系;如何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等等。而且,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也是处于丰富和发展之中,需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探索。因此,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需要展开深入的科学研究。要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必须遵循科学研究的规律,潜心研究、认真调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离不开有效的传播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更多的公众所熟知,这既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加强宣传教育一直是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和社会建设胜利的法宝,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坚定全党和全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意志和决心。宣传工作要高举改革创新的旗帜,坚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改革信心,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氛围。加强宣传教育,应该加强社会思潮动态分析,强化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正面引导,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如今,各种社会利益、各个阶层、地域的人们都有着不同的甚至相互冲突的利益,也决定了人们的观念必然呈现多元的态势,要回到过去单一思想、单一价值体系的时代已经不再可能。面对这一现实,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承认客观现实的合理性,尊重不同的观点,尊重少数人的利益,在此基础上寻求和扩大社会共识。
二、发挥新闻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作用
(一)新闻媒体的传播作用
利用新闻媒体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又符合国家重视运用新闻媒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目标要求。因为媒体具有传播、引导以及教育公众的思想政治功能,而且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双重性以及潜隐性的特点。新闻媒体的普遍性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大众化。强化新闻媒体的宣传教育作用,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加强新闻媒体的公信度、加强新闻媒体的道德责任感,建立新闻媒体正确的舆论向导。
(二)发挥新闻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作用。
如今,新闻媒体面临着众多挑战。一是在向市场化媒体转型过程中面临商业化的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金钱的诱惑下,一些媒体背离新闻客观性的宗旨,出现虚假报道、有偿新闻、不良广告等行为,降低了新闻媒体在公众中的公信力,错误的舆论导向会影响公众的判断力。二是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面临新媒体的挑战。传统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走向衰落,以至于国外一些报刊停止印刷纸质版而只发行电子版。三是传统宣传模式面临挑战。僵化并且模式化的宣传模式、“假大空”的话语套路等脱离生活、脱离群众,结果必定是难以达到宣传的目的。面对这些挑战,新闻媒体也需要深化改革,遵循新闻传播规则,践行新闻传播的宗旨。不仅要做好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更要从本身做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加强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思想和道德素质,培养有职业理想、有社会担当的媒体队伍。日常宣传工作需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
近年来,新闻界深入群众,通过“接地气”,了解和反映民情民意,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媒体还要继续探索改革的新道路,在坚守新闻职业操守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利益,而不是不谈职业操守,只谈经济利益。这些需要整个媒体界加强自我约束,在向市场化媒体转型的过程中做大做强,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重塑新闻传播的形象。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媒体传播
网络媒体以开辟了人类信息传播的新天地,这对于通过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网络媒体作为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手机网民达5亿。以社交为基础的综合平台类应用发展迅速,整体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在移动端的推动下提升至5.32亿。互联网深刻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对于年轻人来说,网络传播的便捷性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念。尤其随着手机上网和微博微信等的普及,人人都可以是记者、评论员,这极大冲击了传统的话语体系,对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构成了冲击。同时,网络也为各种思想传播提供了平台,网络世界的话语变得十分复杂。网络世界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也十分突出,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倾向、社交平台中的欺诈现象等对青少年的成长十分不利。面对这种重大变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新闻宣传等部门及时作出调整,正面应对变化了的现实,首先要克服过去在垄断话语权力条件下形成的“一家独大”等心态,改变以往“围追堵截”等过时的工作模式。其次是顺应历史发展的进步潮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形成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集聚网上舆论引导合力。再次,做好重大信息网上发布,主动有效进行网上引导。
网络媒体应该具备公信力和权威性。同时增强网络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构建,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网络媒体对其传播的影响力。传播影响力越大,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的实效性就越强,网络媒体的强大影响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取得实效性的有效保障。
发挥新闻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作用,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作者单位:巧家县人民法院
中国法治法制新闻网责任编辑:亓淦玉 |